池萬隆 || 陕西省疫情后时代地摊经济发展的建议
陕西省疫情后时代地摊经济发展的建议
2020年5月“地摊经济”被全国人大代表提上会议,中央文明办表态不再将占道经营、马路市场和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。国家政策的鼓励,疫情失业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再就业创业的需求,让地摊经济在2020年一度勃发火热,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,最基层的马路街道有了热闹景象。但是这一现象仅仅维持了半年左右就偃旗息鼓,我省因为疫情防控、全运会、城市治理等多方面原因,也没有再继续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。通过鼓励地摊经济、发展地摊经济,是增加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的有效手段,是消除社会安全隐患的有力举措,繁荣社会经济的好举措。从政府层面进一步鼓励支持地摊经济,支持地摊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势和谐共同发展,对我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地摊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
现阶段地摊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:一是摆摊设点乱、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(集中在油烟和噪音)、在商品质量、食品卫生和道路交通发面存在安全隐患,诸多经营乱象引起市民投诉较多;二是马路市场,流动商贩,与实体店之间的不当竞争,影响市容市貌,出了问题处理难、当事人维权难,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。
二、促进疫情后地摊经济发展的建议
1.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规范引导地摊经济有序发展。新时代、新常态背景下,疫情后恢复社会经济发展,松绑地摊经济是有效的补充,对于繁荣经济,降低失业人数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。利用好地摊经济有序良性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潜力,恰恰是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表现。
2.规范地摊经营区域,打造地摊“微缩实体店”。建议在适宜的地点布局地摊区域,各区域因地制宜,根据各区域具体情况、依据人口、类型、特点等因素规划地摊经济区,可以对整体的摊位大小、高低、颜色、摆放间距做出一定的要求,增设垃圾台等便利措施,派驻“市场管理员”,摆摊业主缴纳一定的费用用于公共支出,比如维护人员开支、垃圾清运打扫费用支出等;同时,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,对于占道、乱扔垃圾、破坏市容、使用出售不合格产品商品做出具体要求和惩处规定,入市摆摊人员须登记和签定承诺书。
3.创新管理模式,引导地摊经济良性发展。管理部门可以规范化管理经过审批的地摊集市,对于投诉过多、屡不整改的可以清除淘汰,对于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、保证商品产品质量合格等方面长期坚持的给予表彰和奖励;管理创新多样化,在地摊集市业主当中评先进,给荣誉,并且联合公安派出所、市场监管局等在地摊业主当中发展义务协管员,激发小业主们的荣誉自豪感。新模式下要求管理者尤其是市容管理放下高姿态的心态,而转变观念为提供服务保障,柔性的融入群体引导管理,不断提升管理治理水平。
4.多角度协助建设“新型地摊经济创新发展框架”。2020年初之后,政府将地摊经济移除文明考核,一定程度上使地摊经济成为了一种合法合规的经济形势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,划分区域,作为激活民间最末端经济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发展地摊经济,地摊经验者签自律公约,倡导“政府-地摊主-顾客”多方方联动教育,实现地摊兴旺、区域热闹、经济活跃。区域划定要坚持“因地制宜、制定特色、统一风格、美好热闹”的原则,把握好核心思想“地摊经济作为补充形式,与多种经济形势和谐发展,实现全省的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大提升”。地摊经济在促进就业、刺激消费、保障民生等发面潜力巨大,社会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高、生存现状改善不容忽视,地摊经济正是这一人群的好选择;发展好地摊经济会为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打开新局面,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好促进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