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疫文苑 | 池萬隆:以辩证思维、宏观格局、实际行动赢得新冠疫情歼灭战的胜利
来源:中华网 社会动态 2022-01-04 19:00:55
疫情肆虐,西安封控,全市人民投入了紧张严峻的抗疫攻坚战当中。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,也涌现出许多的勇敢无私的志愿者,他们有的积极筹措物资、有的坚持在一线为管控区做着无偿的服务。有些是在新闻里看到的,有些就是我的朋友,他们组成的志愿队伍白天在维持秩序、协助核酸检测,总是最后做完自检后回家还帮着小区里物业分拣物资,逐户送达………
最近网上冒出许多批评的文章,洋洋洒洒看似关心疾苦,但作者在文章最后也留下了给自己的“打赏渠道”,打赏与阅读量,他那是一场名利双收的“演出”。
西安这座千年古都,素来不缺伟大的基因。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,绝非一日之功。若真想让这座城市脱胎换骨,需要所有人的胸襟气度,也需要各部门、公务员体系、全体市民的多点担当。
鲁迅先生说过:巨大的建筑,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,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?我时常做些零碎事,就是为此。近百年前的鲁迅先生都提倡“怪说不如实做”,与其阴阳怪气的说一堆不如实实在在的去做一点小的好的事。
我们的城市因为疫情暂时生病了,城市封闭、社区阻断、居家隔离、核酸检测,这些都是为了阻击疫情最行之有效的防控手段。不要埋怨,要去理解去支持和包容,想一想在按下暂停键的时刻,谁在支持这座千万级人口城市每天1200万份试剂的采样、转运、检测和通知?谁在做70万吨蔬菜的分拣、包装、运送和入户?谁在处理这座城市每天新产生的数万吨生活垃圾?
“谨言慎行择善从之”,少一句抱怨,也许帮到的是我们自己。人类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,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。我们所有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,我们在这座城市里休戚与共。
冬天有多冷,春天就有多暖。我们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、伟大城市,身处伟大的新时代,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,哪怕挑战再多、困难再巨,只要我们不停脚步就会赢得胜利。命运变化无常,唯独正面支撑,才能是好的结果可能。个人与城市、国家,就好比浪花和江河海洋,紧紧联系,浪花欢腾一定是有江河海洋的包容与支撑;而浪花正用自己的热爱和欢快,汇聚大江大河的奔流不息滚滚向前。
新的一年,医护们还在忙碌着分拣核酸样本;集中隔离点的工作者们还在夜以继日忙碌;“一码通”专班的程序员们在通宵维护着网络系统;物流中心的司机师傅和志愿者们在等待着凌晨的配送任务;封闭高校的老师们在马不停蹄的搬运着学生所必须的生活物资;人民警察奔波在城市每一个角落守护安宁;多少部门和企业居家办公,维持着居家不停工、隔离事不断……西安、长安,战疫必胜!
作者:池萬隆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、社员之家副主任。